掐指一算,新冠疫情自出现以来,已经让我们过了2个刻骨铭心的春节,整整1年“改头蒙面”的生活了。
这一年里,我们或许天天盼着基金飘红,却不敢不让一个东西长绿,那就是——健康码。
无论你是坐地铁公交
还是进出公共场所
统统都免不了
亮码接受检查的环节
在你所熟知的健康码背后
藏着一个有关AI的技术
他就是数字孪生
通俗地说,它是基于手机定位、消费记录、出行记录等数据信息,在赛博空间里构建出了一个你的孪生镜像。AI技术基于数字孪生进行智能分析,从而实时对比、监控大量动态数据。
一旦发现确诊/疑似病例,我们就可以借助健康码,快速追溯病例的行程轨迹,以及其接触过的其他镜像,从而第一时间找到密切接触者,防止进一步扩散。可以说,疫苗尚未普及,而国内能成功避免疫情二次高峰,和健康码的大规模运用不无关系。
在抗疫中,AI还有哪些贡献?
AI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智能。目前主流AI技术,可以让机器通过学习历史数据,模拟人类完成分析、预测工作。但不同的是,AI能同时处理的数据规模和效率,早已远远超越人类。
正因如此,AI成为了抗疫各关键环节的“加速器”,推动着病例确诊、信息分发、舆情监测的高效进行。以新冠确诊为例,一般需要通过体温、影像和核酸3步检测来共同认定。
在体温检测方面,传统手持测温枪只能检测20人/分钟,而热像仪无需排队,可以把效率提高到约500人/分钟。但热像仪要想广泛用于测温,前提就是能识别额头。这个技术上的衔接,是由AI完成的,AI学习大量标注好的图像数据集后,能从茫茫人海中精准分辨各种额头,从而让热像仪“有的放矢”,读取额温。
在影像诊断方面,AI通过学习钟南山团队提供的肺部CT影像数据集,掌握了区分感染与否的影像特征,目前已能在20秒内“自助看片”判断是否感染,且准确率达到96%以上。
核酸检测方面,在把标准新冠病毒、待检测样本的基因序列转化为图像数据后,可以用AI快速完成几万个碱基对的对比分析,不仅结果准确,还能知晓有无毒株变异。
不难看出
AI早已从高冷的实验室
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
这也正是为什么
每个人都该懂点AI的原因
为了能更顺利地工作
更舒适地生活
为了更好向社会公众普及AI技术知识,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设立“图灵AI公益大讲堂”,遍邀业内专业人士、AI创业先锋,用大家都能听懂的人话把AI技术讲得通俗易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