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31日,栖霞高新区召开全体员工大会,总结复盘2024年工作,深入分析当前形势,研究谋划2025年工作。管委会部长以上领导、高新集团班子成员、各部门全体员工,子公司班子成员参加会议。工委常务副书记杨静主持会议。
会上,管委会主任黄斌从综合实力、创新势能、管理水平、党建引领等方面总结了高新区2024年重点工作,并对2025年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:
一、守住心齐的阵线
2024年,高新区按照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要求,开展了一系列国企改革工作。在改革工作的推进过程中,要坚持一盘棋思想不动摇,讲政治、顾大局、勇担当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改革发展上来,同心协力、攻坚克难,形成管委会+集团公司1+1>2的格局。
二、抓住谋划的高线
一是谋得深。要站在全局的高度,用长远的眼光,敏锐捕捉变化、洞察趋势,深入超前地进行谋划准备,着力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、牵引性、接续性项目,留出富余地、打出提前量。
二是谋得细。要厘清工作思路、合理摆布重心,学会“弹钢琴”,既突出重点,又兼顾一般,确保不漏一个细节,做到有目标、有路径、有时限、有机制,确保各项工作有效结合、相互促进。
三是谋得实。要对比先进标杆,在“问题导向”中扬长补短、奋力赶超。要务实推进工作,分清轻重缓急,有计划、分阶段推进实施。
三、把住发展的主线
一是产业集群要实现从“布局”到“起势”的全面提速。产业培育要久久为功。要画好产业图谱、梳理薄弱环节,优化项目全要素保障,推进重点项目建设。项目招引要精准发力。要进一步完善以商招商长效工作机制,激活龙头企业以商招商积极性,力促引进配套相关企业。新兴赛道要抢跑快跑。抢抓新能源、航空航天、“低空经济”等产业机遇,加快布局,塑造产业发展新环境。
二是科技创新要实现从“扩量”到“提质”的有效提升。要强化优势资源集聚。建立健全“企业出题、科技答题”机制,推行产业类科研项目企业牵头制,深度开展“产学研”合作。要持续培育创新动能。瞄准发展前景好、核心技术强的中小企业加大扶持,更好激发创新活力、创造动力。要构建产才融合格局。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发展需求,通过“一事一议”“揭榜挂帅”等方式,引进培育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。
三是为企服务要实现从“点题”到“破题”的有力突破。要差异化服务全生命周期。要紧贴企业实际需求,形成订制化、套餐式、模块化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综合服务场景。要打造闭环式服务模式。建立有效的跟踪问效督导制度,确保企业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。要树立“链式”思维和集群眼光。要从“服务一家企业”向“服务一个产业”转变,以产业集群为特点,推动产业链企业抱团发展。
四是园区运营要实现从“补短板”到“锻长板”的长足进步。要补齐设施短板。在园区宜居环境、治安环境、公共服务等领域下大力气提升,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功能。要提升运营效益。提高国有资产专业化管理水平,有效腾挪发展空间,回笼园区资金。要坚持开源节流。妥善化解隐性债务,不断拓宽融资渠道,探索政府引导基金落地,迈出自主投资实质步伐。
会上,工委常务副书记杨静传达了省、市、区全委会会议精神,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,提出三点要求:
一是要有担当使命的自觉。要锻造一副事不避难、义不逃责的“宽肩膀”,用“致广大”的眼界、“尽精微”的认真和细致,狠抓工作落地落实,肩负起推动园区发展的重任。
二是要有自我革新的魄力。要跳出“一亩三分地”,突破陈旧观念、固有模式、惯性做法的禁锢,在登高望远中提升思变谋变求变的能力,以求解破难题、以优解促提升。
三是要有团结协作的胸怀。要坚信团队的力量,自觉置身团队之中,相互尊重、相互支持、相互理解、相互帮助,在协作中求同存异,在合作中实现共赢。
会上,高新集团董事长王永鎏通报了集团公司前期工作开展情况,指出2024年集团通过架梁立柱,市场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。2025年,集团将在载体运营、财务管理、对外业务、物业运营、酒店管理等方面继续发力,做增量、创营收、促发展,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再扬鞭。会议号召全体干部职工保持发展的战略定力不动摇,坚定信心乘势而上,跳起摸高追赶进位,奋勇作为抓实见效,下足非常之功、勇担非常之责、展现非常之能,以优异成绩奋力谱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